這兩天看了一本心理醫師寫的「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」,
覺得裡面的許多迷思都值得家長和師長關注,因為覺得作者寫太好了,
所以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裡面的一些內容:

一、「有個性」和「自我」是兩回事:
個性形成一般是在八、九歲的階段,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,以及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塑型。

二、孩子要形成成人的世界觀必須經歷口腔、肛門、性器期三個階段,每個階段的世界觀都有所改變:
小孩在口腔期必須體驗到照顧者的存在,能夠滿足孩子身體接觸的慾望,和立即滿足他的飢餓需求。
肛門期的孩子進入「固執時期」,試圖貫徹自己的想法,並促使成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滿足他的需求。
性器期的孩子「我就是我想像的東西」。

三、凡是順著孩子,他永遠學不會面對挫折
四、制定規範,孩子才能學會聽從與表達

五、建立恩威並施的父母形象:
孩子必須被允許當孩子,成人必須願意當成人。

六、人們普遍認為心靈可以自然發展,但這並非事實:
在成長過程中,兒童會逐漸認知到身邊的成人是自我個性的界限。
隨著年齡增長,這種認知也愈來愈重要,因為界限逐漸變成了榜樣,
孩子在父母身上學到了心理功能,並透過反覆鍛鍊讓自己更成熟。

七、明確表達情感,孩子才能從情感回饋中學習

八、自我是有界線的,便是與他人共處:
只有大家都把其他人當作自己個性的必要界限時,社會才能正常運轉。

九、兩代之間有明確界限:
父母之間的關係、有關死亡、疾病、今後的經濟決策、戰爭、性,
都盡可能在孩子上床睡覺後再談,不讓孩子參與討論這些問題,是出於積極的理由:
孩子應該在呵護下成長,保持童年的純真。
不要默許孩子去評價父母,「不能這樣說大人」。

十、麥可的溝通障礙三級模型
(一)夥伴關係:孩子掙脫父母的隸屬關係

1、層及扭曲會導致父母失能: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個平台上,
面對面的挨在一起,沒有人可以為對方指引方向。

2、被迫理解成人世界,對孩子的發展無益:
現今父母交談時幾乎沒有人會避開孩子,表現出父母已無力承受生活重擔,
希望被當作夥伴的孩子前來幫忙,而且也相當認真對待他們的表態,
儘管這些問題並不屬於孩子該涉入的範疇。

3、變調的學前教育:打造快樂幼稚園?自由發展與缺乏紀律僅一線之隔
八0年代:
幼教人員的職責範圍很明確,就是在家庭以外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,
包括社交能力、全面運動功能、認知功能和語言能力的發展。
這些任務決定了幼稚園的功能,也為小孩上小學做預備。

孩子有了重要的體驗:即使自己沒興趣,也必須暫時放棄個人欲望,
完成幼教人員交代的任務,這也是在訓練孩子的挫折耐受力,
因為某些困難的作業會妨礙他們純興趣欲望的滿足。

現今:幼稚園不在考慮孩子需達到某些發展水準才可入園,
進入幼稚園的唯一考量是「法定年齡」,這也反映出社會壓力迫使媽媽得盡快重返職場。

幼教人員應該當孩子的引導者,而不是診斷者:
幼教人員接受了和被輔導的孩子建立夥伴關係的理念,給孩子決定一切的自由,
出現困難時,扮演觀察者和診斷者的角色,最後把問題交給專業人員。
其實他們自己應該也是專業人員,也可以引導孩子走正路,但這種思想不再受到重視。

(二)投射關係:你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?

1、別利用孩子平衡你的心理缺失:
作為孩子情感投射的父母,卻進入需要孩子來滿足自身需求的狀態。
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幼教人員和老師身上,他們本應受到孩子的尊敬,
卻同樣把他們所輔導的學生當成自己感情投射的對象,以平衡心理上的缺失。
尊敬和愛在這裡變同義詞,正是現實的悲劇,例如:
(1)把孩子當作自我優劣的測量標準---父母
(2)孩子的存在,是為了讓我得到愛---父母、祖父母、幼教人員、老師...

2、處於投射關係下的父母,把孩子的社會行為和學習成績當作測量自身優劣的標準:
這裡出現現實權力關係倒置,父母成了孩子的附庸,他們的自信完全建立在孩子的行為上。

3、孩子從出生到自主發展的階段,願望不再自動得到滿足,
但這種發展並不是主動完成的,需要父母或其他相關成人的引導,
但是,處於投射關係的父母卻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自己的職責,因為他們把孩子正常的對立反應,
當作是愛的缺失,而基於自身需要,父母不能容忍(願望不再自動得到滿足)。

4、處於投射關係的父母傾向迴避衝突

5、當教育者與孩子的權力倒置,誰該爭取認同?
現在我們更常做的是一味迎合孩子的衝動,避免和孩子發生衝突。
成人以孩子的角色滿足貪欲,孩子卻要為成人的需求負責。

6、我得在外人面前當個好父母
我們常在超市看到:孩子哭鬧著要父母買一輛玩具汽車,但是家中已經堆滿這種玩具,於是父母拒絕孩子。
旁人態度:你小時候肯定也可望擁有一輛小汽車吧!
旁人恰好體現了投射關係的概念,即他並不是為了希望得到汽車的孩子,而是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,
也就是自我投射,他覺得就像是自己想買這輛汽車,遭到父母拒絕。
(這個例子中父母表現出正確行為卻受到質疑,因為他們周遭有很多人陷入投射關係中,因而否定正確的教育方式)

(三)共生關係:你和孩子融為一體?

1、在共生關係的幻境中成長的青少年,無法形成人性神經細胞,在他的環境裡只認同物體的存在。

2、小孩是成人身體的一部分?
成人限入共生關係的根源來自環境造成的超負荷壓力,在生活重擔下,
幾近窒息的成人在現實社會中尋求不到生活的意義,因而喪失一些重要的感覺(幸福、充實、滿足),
當前社會環境無法提供這些心理要素,所以他們試圖從孩子身上獲得補償。
也就是成人不是把自己的願望轉移到孩子身上,
就是在主導權的爭奪中,把自己變成孩子,讓孩子接管父母的角色,最終會使孩子的幸福變成成人的幸福。

3、把孩子的衝動當成自我刺激(自發性的行為,大腦不會予以關注)
孩子在發現刺激的過程中,會牽扯到與他人的關係,首先是自己的父母。
孩子會先嘗試去推、攀爬和舔舐,一般成人的反應是與孩子保持距離,不會讓孩子做這些行為。
此刻,孩子的行為被父母視為外界刺激。

4、共生關係是親子關係中最糟的模式
與孩子處於共生關係的父母,不給孩子形成人性神經細胞的機會,
而是理所當然把他們當作物體來利用,因為孩子被他們當成了自身刺激,
這種刺激並不凸顯也不重要,因此不會引起相對的關注,而正是親子關係中最糟的模式。

5、孩子絕對不是故意的
父母會想出各式各樣想像力豐富的理由,來說明孩子的行為不是一種錯誤。
因為孩子被理解成是父母身體的一部分,因此不可能蓄意去做任何事情。

6、處於共生關係中的孩子,心理發展仍處於嬰兒自戀階段,喪失尊重感,而且這種狀態還會不斷升級。
父母只有透過保持距離,重塑孩子的「人性神經細胞」,才能形成尊重他人的心理功能。

7、共生關係的惡性循環---對孩子施暴
從180頁到182頁都很重要,但是打出來太多了,請大家自己去看,我覺得很重要!

我的心得:
其實這本書真的很值得一讀,因為作者是心理醫生,他接觸到的個案大部分都是課堂上老師的「頭痛份子」,
所以他舉的小皇帝例子,我真的常在班級上看到,而且幾乎每個班都會有一、二個。

那時候總會覺得有種無力感,
為什麼家庭中的父母不能發揮他們的教育能力指導孩子循規蹈矩,
到了學校只是讓大家都不能專心學習,要注意他一個人的喜怒哀樂,很惹人討厭。
也會想如果他的父母扮演好父母的角色,是不是現在的問題會減少一點?

自己也對現在的教育風氣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彆扭感,
提倡「愛的教育」,那愛的定義是甚麼?是自由放任?是快樂的學習?
如果愛的教育有成效,那為什麼社會還有這麼多問題?
一切的一切還是源自於對家庭教育還不夠重視,父母對子女的教養出現問題。

所以這本書幫助我釐清一些心中的疑問,
也點破了許多父母疼愛孩子但其實只是疼愛自己的事實,
當然我也從中學到不少,要引以為戒,
畢竟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,會犯錯,也會迷惘,不知道怎樣教養孩子才是對的,
只能一直看書來學習,而這本書真的讓我學到不少。

可能因為自己學輔導又在教育現場待過,覺得作者真的寫的深入我心,
但是他也只是把孩子們與父母的錯誤教養方式列出來討論,
要如何用正確的方式面對小孩,作者也沒有很明確的指導,
所以這本書可以說是預防家長犯了養出小皇帝的可能性,卻沒教人家如何養出好孩子。
可能還要多看些其他書籍來補足我的不足,我在教養這條路上當媽媽也才快要兩年而已啊。

還是推薦大家參考這本書:
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igirl1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